記者採訪發現,不少城市污水處理規模不足,污水處理廠普遍處於“超負荷”運轉狀態,大量生活污水無法處理只能直排,加上污水處理排放標準偏低,使部分污水處理廠超標排放成為“污染源”。(11月10日《經濟參考報》)
  通報顯示:四川省今年二季度國控重點污染源監測結果表明,19家排放不達標企業中,有11家污水處理廠;江蘇省去年被列入環保信用評價“黑名單”的18家企業中,有10家是污水處理廠;安徽淮南八公山污水處理廠,今年3月的排口取樣監測結果顯示,處理後排水超標,其中糞大腸菌群超標23倍以上,因此被安徽環保廳掛牌督辦。看來,污水處理廠不治污,非極個別現象,在我國不少地方還大面積存在。
  污水處理廠本應是對污水進行集中處理,治理和修複地表水質的環保最後陣地,但普遍存在超標排放,尤其是糞大腸菌、懸浮物等指標不合格,使得部分污水處理廠淪為“污染源”,嚴重影響城市環境和居民生產生活。污水處理廠不能很好的治污,甚至有的還淪為“污染源”,這樣的現狀讓人情何以堪?
  當然,污水處理廠不能很好的去治污,有其客觀原因,譬如城市發展太快,人口激增,污水產生量過大,讓污水處理廠“吃不消”。不過從主觀原因上講,還是部分城市的主政者沒有樹立科學發展的理念,在過分註重經濟發展的同時忽視了環保,即便也建起了污水處理廠,但存在規模過小、投入不足、設備落後等狀況,致使很大一部分污水在污水處理廠“到此一游”了一下便直排江湖。正如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所說的那樣,很多污水處理廠在建設後並沒有真正投入使用,往往成了擺設。
  污水處理廠成擺設,還表明主政者有忽悠民眾之嫌。群眾利益無小事,更何況是事關群眾生命健康的大問題呢?不少地方的生態環境屢屢亮紅燈,就與地方主政者喜好以環保擺設去糊弄人有莫大的關係。環境保護是德政工程,更是民心工程,污水處理廠難治污,這一現狀亟需改變。
  文/錢桂林
  
  (辣味時評,一掃就行!歡迎各位親愛的作者關註紅辣椒評論官方微信!同時官方微信平臺將不斷推薦展示優秀作者!)  (原標題:“幫倒忙”的污水處理廠讓人情何以堪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j73sjcy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